升旺来菌类资讯网
首页 > 菌类文化 > 源远流长的食菌文化

源远流长的食菌文化

中国人向来重视饮食之道,经常引用“民以食为天”的古训来证明食物与人的关系。这句话源出《管子》,全文是“王者以民为天,民以食为天。”如果用现代社会学的观念来进行解释,那就是:老百姓是国家的根本,食物是老百姓的根本。足以见饮食之于我们,不但关系到“民生”,也是关系到“国计”的头等大事。 古代先哲说:“食色,性也”(《孟子·告子上》)。就是说谋求食物以裹腹和追求异性配偶,都是人类的本性。前者是为了生存,后者是为了繁衍后代。从生物学的意义上来说,作为“自然人”的这种最基本的需求,与动物世界的其他成员并无二致。然而作为高等动物的人,又是属于社会的。作为一个“社会人”,对待日常的饮食生活,就会采用一定的美学观点进行审视,挑选自已所喜爱的食物,讲究食物的营养与养生,悉心探究烹饪方法,配以各种精美的食具,营造一种赏心悦目的饮食环境,饮食就脱离了裹腹充饥的初始意义,成为享受人生的一种乐趣。由是“形而下”而“形而上”,也就由一般性的生物行为,上升为一种具有一定审美价值的文化观念,就是我们所说的饮食文化。这种转变是社会物质文明日益进步的结果,也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 人类对菇菌的利用,也无可避免地要服从上述规律。在大自然林林总总的生物群中,菇菌只不过是不显眼的一员,但在人类文明的早期,菇菌却扮演过重要的脚色。先民们以采集野生山果和菇菌作为充饥食物的历史,在世界各地大约延续了数千年。这段历史不但见之于古籍的记载,在我国浙江余姚河姆渡发掘的新石器时代(距今约7000年)文化遗存,其中就有山枣和菇菌的化石,也为我们提供了人类曾以菇菌作为天然食粮的最早物证。此外,还有许多十分生动有趣的民俗学、社会学方面的材料,向我们讲述过人类曾以菇菌为食渡过灾荒和绝粮的故事。上述事实表明,在人类文明的早期对于菇菌的利用,也同样是出于一种生物本能。进入农业社会后,随着人类文明的昌盛,人们才开始以一种审美的眼光来鉴赏菇菌,成为大家所津津乐道的美味食品,縯绎出许多与菌食有关的掌故轶闻,便有许多用佳菌制作的美食,不但记载于古籍,也口碑于民间,形成富有浓厚生活情趣的食菌文化。本文在于透过古代史籍记载的这些与菇菌有关的食事、食典,掌故轶闻,以社会学的眼光进行剖析,梳理出我国菌菜的形成与发展的轨迹,这对我国现代菌菜的发展抑或能带来某些有益的启示。

标签:

猜你喜欢

黑皮鸡枞菌的美...
菜名: 鸡丝黑皮鸡枞菌 所需食材: 黑皮鸡枞菌200g、鸡胸肉200g、蒜头适量、食用盐5g、生抽10ml、玉米淀粉10g、鸡精适量、蚝油10g、食用油1...
菌类文化 黑木耳怎么吃最养生
黑木耳被众多的中医典籍收录为佳品。《本草纲目》记载为:木耳性甘平,主治益气不饥(补气益智,润肺补脑,活血止血之功效)、《药性切用》为:润燥利肠、《随息居饮...
菌类文化 鹿茸菇历史知多少
民谚有云:“要想身体好,菌汤是个宝;若要身体瘦,多吃菌子少吃肉。” 中国人吃菌菇的养生历史悠久,相传药王孙思邈在峨眉山采药,经常去县城行走,却遇见曾经患浮...
菌类文化 鸡肉丝菇
带侄儿到乡间的游乐场去玩,无意间在龙眼树下看到鸡肉丝菇的踪迹。 我对孩子们说:“这是鸡肉丝菇,我们采回去给阿妈,阿妈一定会很高兴的。” 大侄儿说:“叔叔,...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