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旺来菌类资讯网
首页 > 菌类文化 > 竹荪的味道我一直记得

竹荪的味道我一直记得

在我大约5岁的时候,爷爷骑自行车来看我,在我家楼下的马路上被一辆醉驾的摩托车撞倒了。我记得当时我们正在吃饭,听到邻居在楼下喊我妈的名字,一家人连滚带爬赶到车祸现场,看到爷爷倒在地上一动不动,下半身已经小便失禁。据我妈说我当时“哇”一声就哭了,然后被大人带离了现场。
这场车祸给爷爷造成了脑部淤血,影响了听力,医生不建议做开颅手术。之后很长时间,对爷爷说话就只能用吼叫的音量。
说起来很奇怪,爷爷有六个孙子,可是他一直最喜欢我,而不是我哥或者我妹。喜欢到他带着一群孩子去书店,最后只给我买书。这种做法当然让子女们看不惯,也不合常情。但是我很开心:谁不希望自己是唯一被爱的人呢?
四川的夏天时常暴雨,虽然给出行带来不便,却滋润了万物生灵:雨后的竹林里,竹子一节节地拔高;草丛里冒出各式各样的好吃的蘑菇……当地人雨后都会上山找寻各种山珍,极少空手而归(我说我小时候啊,现在估计各种修路树都砍得差不多了。)而有一次,爷爷幸运地发现了两株竹荪!
他第一时间想到的还是我,踩着泥泞的山路,再沿着不宽的马路走了两三个小时,从乡下一直走到县城。下午3点走到我家门口,开门的一瞬间,我妈都愣住了:爷爷披了件塑料雨衣,脚下没穿鞋,裤腿上全是山上的黄泥巴,手里还拎着个破编织袋,里面装着他早上挖到的竹荪。
那是我第一次见到竹荪,是一颗活的竹荪。散发着奇怪的味道,我问了我妈好多遍:真的没有毒吗?白色网状的菌幕在我看来完全就像毒药。我也大声地叫爷爷去洗澡,他浑身上下都湿透了,并且还没有吃午饭。
我妈没有竹荪的烹饪经验,就放在了蔬菜蛋汤里,我第一筷子就去夹竹荪:吃起来脆脆的,有一股类似宝宝霜的香味,觉得不像在吃食物;第二顿我妈为了压住这股腻味,加了豆瓣酱做红烧,总算吃完了。
竹荪的营养价值很高,也是宴席上著名的山珍。至于做法,清代《素食说略》“竹松”条记载说:“或作竹荪,出四川。滚水淬过,酌加盐、料酒,以高汤煨之。清脆腴美,得未曾有。或与嫩豆腐、玉兰片色白之菜同煨尚可,不宜夹杂别物并搭馈也。”
“不宜夹杂别物”的说法,算是传统中餐烹饪的一条须知。《随园食单》也写道:“凡一物烹成,必需辅佐。要使清者配清,浓者配浓,柔者配柔,刚者配刚,方有和合之妙”。(来源:盐之味)

标签:

上一篇 目录 下一章

猜你喜欢

黑皮鸡枞菌的美...
菜名: 鸡丝黑皮鸡枞菌 所需食材: 黑皮鸡枞菌200g、鸡胸肉200g、蒜头适量、食用盐5g、生抽10ml、玉米淀粉10g、鸡精适量、蚝油10g、食用油1...
菌类文化 黑木耳怎么吃最养生
黑木耳被众多的中医典籍收录为佳品。《本草纲目》记载为:木耳性甘平,主治益气不饥(补气益智,润肺补脑,活血止血之功效)、《药性切用》为:润燥利肠、《随息居饮...
菌类文化 鹿茸菇历史知多少
民谚有云:“要想身体好,菌汤是个宝;若要身体瘦,多吃菌子少吃肉。” 中国人吃菌菇的养生历史悠久,相传药王孙思邈在峨眉山采药,经常去县城行走,却遇见曾经患浮...
菌类文化 鸡肉丝菇
带侄儿到乡间的游乐场去玩,无意间在龙眼树下看到鸡肉丝菇的踪迹。 我对孩子们说:“这是鸡肉丝菇,我们采回去给阿妈,阿妈一定会很高兴的。” 大侄儿说:“叔叔,...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