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旺来菌类资讯网
首页 > 菌类文化 > 贵安新区黑木耳种植户测量菌棒温度湿度

贵安新区黑木耳种植户测量菌棒温度湿度

“温度0摄氏度,湿度35%。”2月9日8时,贵安新区党武街道葵花山村黑木耳种植基地里,基地负责人、贵州合鑫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曹平已经忙活起来。 他一排排查看菌棒的生长情况,采样测量菌棒内的温度、湿度,又逐一检查起地面透水层、喷淋设施、水泵…… “最近气温太低了,黑木耳的生长速度也变慢。”曹平说,基地秋木耳正静待第三茬长起来,完成采摘之后就能联系厂商前来收购。“黑木耳娇气得很呀,夏天怕热,冬天怕冷!” 据介绍,2023年6月,葵花山村引进贵州合鑫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将村里闲置的房屋盘活,出租给企业发展黑木耳种植。同时,以“村‘两委’+企业+农户”的模式带动农户通过劳务、订单等实现收益,增加村集体经营性收入。经过对农户开展种植培训,葵花山村近20名农户都已在基地里上工,每天每人的务工费用在100元至200元。 “这批秋木耳是在2024年10月初下的菌棒,大概能在今年3月份完成全部四茬采摘。”贵州合鑫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曹时振说,这批秋木耳品质很好,目前已经由省外商家收购5000余斤干木耳,销售额约15万元。接下来,公司将与村里商议,扩大黑木耳种植,让更多村民也参与技能培训,共同发展产业。

标签:

猜你喜欢

菌类文化 茯苓的故事
关于中药茯苓治病的古老传说。古人称茯苓为“四时神药”,因为它功效非常广泛,不分四季,无论寒、温、风、湿诸疾,都能发挥其独特功效。关于茯苓,还有一个古老的传...
菌类文化 茯苓的养生奥妙
茯苓是寄生在马尾松根上的真菌,多生长在温暖干燥向阳山坡的松树下,唐代诗人李商隐曾有“碧松之下茯苓多”的诗句,古籍《淮南子》中有“千年之松,下有茯苓”之说,...
菌类文化 茯苓的传说
古时有个富裕的员外,家里仅有一个美丽的女儿。员外雇有几个长工帮助打理田地及内务。其中,有一个壮实的小伙子,主管家务,非常勤快,也比较聪明能干,员外的女儿暗...
菌类文化 茯苓久服使人安...
追赤松于上古,以百岁为一息,颜如处子,绿发方目,神至气定,浮游自得,然后乘天地之气,御六气之辨……“这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东坡所写的《茯苓赋》。由 此足见这...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