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旺来菌类资讯网
首页 > 菌类文化 > 菇民习俗

菇民习俗

庆元县是世界人工栽培香菇的发源地,800多年前就开始了香菇生产,并世代为业,一直到今天。庆元的香菇历史就是世界人工香菇栽培史,砍花法制菇术是历代菇民赖以生存的传统生产技术,千百年来庆元、龙泉、景宁三县的菇民信奉香菇鼻祖吴三公,在长期的生产历史中形成了一系列的信仰习俗和生产、生活习俗,从这些习俗中充分体现了千百年的香菇生产历史的演变进程。 菇民习俗是具有悠久历史和浓郁地方特色的一系列菇民生活、生产的风俗习惯,由信仰习俗、生产习俗、生活习俗等组成,产生于砍花法制菇发明的时代,大约是在南宋时期,至今已沿袭了近千年,是构成庆元乡土文化和香菇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 菇民在香菇生产阶段是个很分散的小群体,并且庆元、龙泉、景宁三县的十多万的菇民散落在全国12个省200多个县,他们在外乡从事香菇生产中遇到的种种困难和险境,都能团结一起共度难关,这与菇民的风俗习惯是有很大关系的,他们通过一些集会式的习俗仪式来增强菇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三县的菇民都有着共同的习俗、共同的行业语言—菇山话,因此菇民习俗具有凝聚、整合、引导菇民群体行为和心理的功能,对于促进当时的产业发展、技术的保密性和菇民间的团结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20世纪80年代,现代制菇技术出现,古老的砍花法制菇术不再在实际生产中使用,依附于传统生产方式的这些习俗就失去了沿袭的基础,再者现在人们生存环境的改变以及生活质量的提高而形成了新的生活习惯,这些对传统的风俗习惯有一定影响。现仅剩部分的菇民习俗还在传统菇民区的农村遗存,如果不加强保护和发掘,将面临消失灭绝。(来源: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标签:

猜你喜欢

菌类文化 野生菌四大菌王
羊肚菌: 羊肚菌居四大珍菌之首,每百克干样钾、磷含量是冬虫夏草的7倍和4倍,锌的含量是香菇的4.3倍、猴头的4倍;铁的含量是香菇的31倍、猴头的12倍。 ...
菌类文化 酬酢宴饮尚时鲜...
核心提示:菇菌作为一种鲜美食品并被广大市民阶层所接受是在明代。明代中叶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涌现出一批“骈肩辐辏”的名都大邑。——湖北森源集团 菇菌作为一种鲜...
菌类文化 通江第一朵银耳
清道光年间,太平天国首领洪秀全在广西桂平西安金田村起义后,石达开衰精锐部队进入四川,雾露溪畔的农民举旗响应。通江知县姜凤仪派兵,将农民起义队伍困死在&ld...
菌类文化 这里的黑木耳早...
房县位于神农架和武当山之间,是中国著名的黑木耳生产基地和驰名中外的“木耳之乡”。房县黑木耳早在唐代就成为钦点贡品。从唐朝开始,房县人民一直有生产、食用黑木...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