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旺来菌类资讯网
首页 > 菌类文化 > 菇民戏的历史

菇民戏的历史

景宁畲族自治县的菇民戏,形成于明代,盛行于清末,流传于庆元、景宁、龙泉一带菇民区,以庆元二都的菇民戏最负盛名,也称二都戏。因其起源于菇民聚居的庆元东部二都(今荷地镇一带)而得名。 当年主要戏班有雁溪村何升烈等于清光绪年间组建的新舞台工班。曾演出于中国福建、江西、广东、等省,后改为新连昌班。有20年建于黄湖乡柳八际村的新锦唱班。曾到福建省浦城及本省10余县演出。解放后改名柳八际班,逢年过节常到县内及邻县城乡演出,深受菇民喜爱。 菇民戏曾于期间中断,龙南乡下田村为弘扬菇乡文化,于2008年开始创办菇民戏班,收集唱词,请民间老艺人执教,使中断多年的菇乡花鼓戏重返舞台。一直以来,英川等地流传着“柳八际、柳八际,代代儿孙都做戏”的顺口溜。

标签:

猜你喜欢

菌类文化 福建将乐县推动...
近日,福建将乐县荣德农机专业合作社种植的34亩大球盖菇迎来了丰收季。 据了解,去年晚稻收成后,该合作社将冬闲田的秸秆收集起来,全部用于栽培大球盖菇,让“田...
菌类文化 河南舞钢小菌菇...
春潮涌动,万象更新。近日,笔者在杨庄乡操占村羊肚菌种植基地看到,一朵朵羊肚菌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撑着褐色的“小伞”,错落有致地盛开在菌垄上,奏响了春日里...
菌类文化 河北青龙板栗枝...
河北青龙满族自治县依托百万亩板栗产业优势,创新构建从枝条收储到菌棒加工产业链,将昔日焚烧处理的板栗废枝转化为鲜美菌菇,不仅实现了林业废弃物的循环利用,更让...
菌类文化 全国羊肚菌大会...
3月9日,中国汉江菌谷产业高质量发展暨2025第九届全国羊肚菌大会参会代表,前往襄阳汉谷农业有限公司和卧龙镇羊肚菌种 植基地进行参观考察。 襄阳汉谷农业有...

强力推荐